6月27日,迎来了第四个联合国“中小微企业日”。以中小微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,贡献了全国50%以上的税收,60%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,70%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,80%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,90%以上的企业数量,而在今年上半年过得殊为不易。随着全球疫情发展,中小微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已从复工难转变为获得订单难,企业平稳运行仍然面临不少挑战。
2020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提到,保障就业和民生,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,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。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.5万亿元。要坚决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到企业。
联合国官网显示,小型企业受大流行病导致的经济衰退影响最为严重。为遏制冠状病毒的传播,各地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封锁措施,导致供应链中断,多数行业的需求大幅下降。为继续在创造体面工作和改善生计方面发挥关键作用,小型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有利的营商环境,包括帮助其获取资金、信息和市场。中小微企业通常雇用不到250人,是全球大多数经济体的支柱,并在发展中国家发挥着关键作用。国际小型企业理事会的数据显示,正式与非正式的中小微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0%以上,提供的就业岗位占总就业岗位数的70%,创造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%。
联合国官网介绍称,中小微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大量的就业和创收机会,从而被认为是扶贫和发展的主要动力。中小微企业往往会雇用更多的弱势群体作为员工,例如妇女、青年和来自贫困家庭的人群等,他们也是冠状病毒病时期最为脆弱的人群。在农村地区,中小微企业甚至是唯一的就业岗位来源。因此,中小微企业主要帮助实现“金字塔底层”人群的收入再分配。
如今各地纷纷推出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,今天慧谷就给各位来总结归纳一些,看看有没有你的城市哦!
1、湖南出台12条“干货”政策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,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等10部门日前联合出台《湖南省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若干措施》,全力支持保市场主体、稳定就业。《若干措施》包括普惠小微贷款延期还本付息、提高普惠小微信用贷款占比、大幅增加小微企业首贷及无还本续贷、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比例、强化银行信贷资源配置和内部激励约束、增加债券发行规模、加大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中小微企业力度、用好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、加大财税优惠政策支持、优化小微企业融资环境、强化政策宣传和政银企对接、加强组织领导等12条。
2、截至5月底,河南省开展“861”金融暖春行动,已带动金融机构发放低息贷款314.5亿元,累计支持中小微企业6000多家。河南省发改委联合相关部门印发《河南省“861”金融暖春行动实施方案》,围绕先进制造、脱贫攻坚、春耕备耕、禽畜养殖、外资外贸、旅游娱乐、住宿餐饮、交通运输等8大重点领域,发挥政银企三方合力,提高信贷资金投放效率,明确2020年内实现600亿元低息贷款投放,覆盖超1万家中小微企业。
3、此外,山东对中小微企业实施以工代训补贴,以更大力度支持中小微企业扩岗稳岗。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夏鲁青介绍,对中小微企业新吸纳重点群体就业,并开展以工代训的,根据吸纳人数给予企业每月500元/人、最长6个月的职业培训补贴。“也就是说,吸纳1人并开展以工代训的,最高补贴企业3000元。目的是鼓励企业更多吸纳就业,为就业困难人员、零就业家庭成员、离校2年内高校毕业生、登记失业人员等就业重点群体提供就业岗位。”
山东在已经出台的社保费减免、稳岗返还政策基础上,对受疫情影响导致停工停业的中小微企业组织职工开展以工代训的,再给予职业培训补贴,单个企业最高补贴10万元,用于开展以工代训、发放职工生活补助,帮助企业稳岗位、保职工生活。
实践证明,中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。作为创业富民的重要渠道,无论是在扩大就业、增加收入、改善民生,还是促进稳定等方面,中小微企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。